重生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17年12月28日 21:29

     

作者: 钟表游

你栽过树吗?

 

很多人可能参与过栽种小树苗。之后是死是活,任由天命。

 

你移过树吗?

 

只有真正种过树和有栽种条件的人(比如生活在农村有田地、或拥有可以种树的院子,或本身是树农)才有这样的机会。

 

你移过大树吗?

 

除了树农,很少人有过这样的机会。

 

你移过大树并成功的把它种活了吗?

 

很多人对此问题完全没有概念,极少数人听到这个问题时遗憾地摇起了头。

 

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的人会举起手来,欣喜的点头: 我成功移活了一棵大树

 

是的,他让这棵树得以重生

 

在一定意义上 ,当你把一棵树砍断了根,它就失去了连接大地的生命,只剩了灵魂。这个灵魂能否在另一个时间、另一块土地上得以重生、开花结果,全靠这棵树自身曾积聚的生命力和底气、以及移种它的人具备何德何能。

 

移树重生这件事 ,只有经历过才知晓得真相,知道事情有多难。

 

我自己就移死了若干大树。 之后懂得了,如何看,如何做,才能使一棵大树重生。

 

十年前 ,我在上海人杰地灵的松江拥有了自己的一个小院。院子交付时,开发商已经栽种了若干或大或小的树木。其中较大的是一棵香樟树和一棵白玉兰。它们都已有碗口粗细,近两层楼那么高,以我粗浅的树木知识,估摸都分别有至少十年以上树龄了。还有一棵看似不大,但实际树龄一定只会更长的红枫,见到它时它已有了蘑菇盖的漂亮枫树风姿。

 

那个冬天和春天,我什么都无法用心,几乎我的所有心思都用在了院子里的树木和绿植上 。请工人或自己动手,沿着整个院子种了几百棵“珊瑚隔”,把原来在外墙边的几颗桂花树移到了房子的墙角边,把能空出来的地面全部铺了草坪......接着,我想在前院的香樟树旁再来一棵香樟(实际科学做法是树与树之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隔,比如至少4米。因为树冠会长大、会互相影响)想象着未来两棵树结伴而成巨大的华盖绿荫... 然后靠外墙一定要有四季常绿的树、而且还要是果树,这样既可以遮挡外面,又可以一年四季瓜果丰收。

 

于是,到树木市场看好的一棵硕大的香樟和2棵高高的杨梅树到了我的院中 。在市场看它们时,它们长的真好。不过,到家里时,我惊诧的看到它们都秃了。原来从树农那里学到第一招:移树时要尽量把太过茂盛的枝叶剪除,这样枝干移植后才能集中营养,易于成活。可是,虽然是树农专业干活,但我没有听自己老爸的话:他一再叮嘱我,工人挖树时,要让他们把树根部分尽量挖大,要带最多的根和土;工人种树时,一定要把栽树的坑挖大挖深,下面的砖石杂物清除,然后培有营养的土进去,再种下去。可是我第一次没有经验,见证工人挖树时,觉得他们辛苦,差不多就可以了,最后只挖了一小圈树根;种树时,看到工人们汗流浃背,他们说行就行,最后也就挖了不大一个坑种下了事。觉得一棵树成长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大树,更应该栽倒哪里哪里活....

 

树是种下去了,只是长势一般 。最可怕的是,我因为每天瞅着这些树,总觉得它们的位置没有安排好。结果,后来我竟然自己动手,又请了一个工人帮忙,把香樟树和杨梅又移了位置!还把院中原来有的一棵小一些的玉兰移到了我觉得好看的地方(完全不遵守科学和自然知识!)... 结果就是,几个月后,到了天气干燥和转热的时候,这几棵原来很俊俏的大树,都干死了...... 没有种过树的人,你难以想象这种结果下的失败和郁闷。我还等着夏天吃杨梅呢!而这时我也不能去找答应树木“保活”的树农,因为我后来自己移过这些树。

 

吃一堑长一智 。后来当我把前院的一棵大香樟树往后院移时,我深挖根深挖坑,而且移完后再不能随便动它,同时科学浇水。而院子里另一棵大的白玉兰,我根本就不敢移了,因为它已很大(越大的树越不好移!或者在一般人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若不是一个小队伍来完成这个移树任务,结果肯定会移死这棵漂亮的玉兰。

 

今天,我院子里最大最茁壮的就是未曾移过的白玉兰,如今已经比三层楼还要高 ,每年春天满树开放的白玉兰花令人眼热,每个花骨朵扎扎实实、饱满异常。开花后茂盛的绿色枝叶(玉兰花树,每年春天是先结骨朵开花再生树叶的)在夏天可以把房子的一边档很大一部分,即挡住了西晒、又遮挡了外面的视线。那棵移的很好的香樟树,树围已经很粗了,我计划再过几年,可以和旁边另一棵新种的香樟一起,在上面为孩子盖树屋了。

 

自此,我有了经验,出去时也会很注意外面的植树情况 。若看到新建的小区或公园、绿地,能有一些很粗大和古朴的大树时,我既羡慕,又迷恋。因为我深切知道这些大树移植和重生的不易。

 

上海松江中央公园有一处特别迷人的景色 ,就是在很广阔的一片错落高低的坡型绿地上(最高坡处是密密的松树林),间“插”着一棵棵看似均有百年树龄的银杏。都知道银杏栽种不易,而这些银杏树,棵棵的树围一个人抱不过来!第一次到中央公园看到这些银杏时,它们还秃秃的,像是完全干枯的树木,说实话我当时就觉得这些树肯定是骗人的政府工程,伤害一些偏远地区百年大树,高价弄过来,结果面子任务完成,让这些百年大树“命丧他乡”。然而第二年春天再去时,每一棵树都发出了芽、长了叶子。今天,这片银杏林绝对是城市里难得一遇的这边风景独好。

 

而我也学到了,如今的移种大树,已有了很牛的医生式的看护和救治 :这一类参天古树都是要用大吊车特别挖根、培土,然后在运输过程中和成活前的时间,要不断给大树输液,观察和调整养护方案,和我们人虚弱时输液一模一样!所以,今天移植这样一些百年甚至百年以上的大树,才有了很高的成活率。

 

可是 ,我纵有近十年的“移花接木”的经验和对今天科学移树的认识,也难以想象 在上海,有这样一个地方,它能把几百公里外江西的为数众多的参天大树和上百年的老树,迁移到上海一处高雅的所在,并使它得以重生 !带着悠久的历史和时间岁月,新的更加旺盛的生命,在新时期新地方生机盎然的开放。而它自己本身,虽然嶙峋的树干上发的是新枝、结的是新叶,它依然是令人敬重和感怀的岁月老树!

 

这就是即将开业的以“贵”著称的上海养云安缦酒店 。这是 安缦集团上海第一家、中国第四家度假村 。这家养云安缦最为吸引人心的,是它背后史诗般的迁徙与重建故事:“ 15年前,位于江西抚州的古村落因兴建水库濒临危机 ,数十座明清古宅与众多棵香樟树,被迁移至700公里以外的上海。被保护下来的明代与清代民居,每一块古老的石砖都被重新整理并组合、榫卯结构建筑经由经验老道的木匠拆卸与重建、专业人士们为门楼上的匾额重新拓片,仰赖精湛的手工技艺,历经风雨的传统精细木雕与石雕神韵重现。后来,在现代建筑设计大师Kerry Hill的手下,构建出一方都市中安宁而雅致的空间:樟树林宁静而祥和,投映出充足的光线,与使用木、石与竹完成的室内空间相呼应,传统历史文化与当代居住环境和谐共生。”

 

 

确实,当你身处被穿越而来的老树和古宅怀抱中的上海养云安缦,认真观察的你会生发许多感怀 :你会因为突然身在古宅而有些不知如何安放自己的情绪,因为访问是匆忙的,而这样的所在是需要把心放平静放慢去细细观察和体会的;你也会怀疑,这种新与旧的结合,究竟是新的还是老的?

 

无论如何,几乎所有的来宾包括我自己,都被一种存在和精神所打动 理应承继存续的古宅和老树,在即将面临水库和水电站修建这一类“不可抗力”毁灭前,能被一些人、有识之士,在不可预知的前景前,耗费时间、巨资去做这件事,让它们得以重生并有机会让更多人看到和体会(偏远乡村古宅大树毕竟难有机会示以世人),这从文化和历史传承上来讲,是大公德;从商业上来讲,也是大手笔;当然,我们每个人也乐于看到此类事业的大成功

 

-------- ※※ --------

 

作为钟表人, 提前访问还未正式开业的上海养云安缦,我那天参加的自然是钟表品牌的活动。我对好多事情充满怀疑。来这个活动前同样如此。我听闻到这次活动的合作形式,但我依然心里犯嘀咕: 将朗格这个份量甚重的德国高端腕表品牌,和一个搞点古香古色概念的豪华酒店拉到一起,会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吗?

 

然而, 当我站在上海养云安缦酒店最重要的区域----连接酒店接待大堂和古宅客房间的敞亮绿色植被区域,看到核心那棵至少百年以上的参天大树、尤其是走到近处去感受它、仔细观察它后,我自己已经穿越到了与朗格相连的时空中。

 

上海养云安缦酒店的参天古树

 

重生

 

这是我脑海中清晰跳跃出来的词汇。

凝视古树很久,还冲动地慢慢摸了它一圈。

想到和它同样命运的朗格,只有感动

 

始终不能忘记的,是那棵重生的上百年的大树,和朗格的命运

 

 

朗格 于1845年由创始人阿道夫朗格先生创办于德国萨克森州德累斯顿的格拉苏蒂小镇 。在此之前,阿道夫朗格先生奔走斡旋,已经为当时贫穷的格拉苏蒂小镇规划了复兴发展之路。作为德国宫廷御用制表师古斯凯特的徒弟和女婿,阿道夫朗格在学习和游历中已经掌握了极高的制表技艺。 1845年,朗格品牌建立 ,更是为格拉苏蒂小镇创建了制表业,使格拉苏蒂成为后来德国的制表中心。阿道夫朗格先生的朗格表,迅速成为欧洲重要的高级钟表品牌,德国皇帝也使用朗格表。

 

1845年到1945年,漫长的一百年 ,朗格依靠家族几代人的努力,顺风顺水,发展的很好,历史上也留下了众多朗格的优秀钟表作品。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朗格表一百周年不到前的几个月, 1945年5月8日 ,二战的最后一天,朗格表厂被炸毁;1948年,传承102年的朗格家族被迫终止;1951年,朗格表被收归国有,从此朗格品牌消失于世间。

 

真实的情况就是,1845年创建的朗格表,在1951到1990年的近40年间,生命终止了

 

时间如水流动,生命也是如此。摄于上海养云安缦

 

然而它的灵魂仍在 。它的灵魂就是朗格家族的传承灵魂。1990年,朗格家族第四代传人、同为制表师的瓦尔特朗格先生,回到格拉苏蒂,与拥有远见的钟表商人一道,重新创建了朗格、重新注册了朗格商标。1994年,朗格重建后的首批腕表面世,震惊世人。

 

朗格的根没有变 ,依然在德国、在格拉苏蒂小镇;朗格的精神没有变,依然坚持德国制表的最高水准和传统;朗格的地位没有变,它依然是德国高级制表的顶梁柱之一、世界高级制表圈层的一份子;朗格表的面貌没有变,曾经的许多经典元素和血液,都被瓦尔特朗格和朗格品牌的发展者、守护者们很好的继承了下来,并得到全新的发展。比如说这次在上海养云安缦活动中发布的 数款蓝色主题新作 ,包括新近大师级杰作 1815 RATTRAPANTE PERPETUAL CALENDAR HANDWERKSKUNST

 

之后,是大家熟悉的朗格新时期的历史 。从最初重建时的4款朗格的原型表 Lange 1,、Saxonia,、Arcade和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 ,越做越好。短短20多年过去(相比朗格百多年的历史只是其中一瞬),朗格获得彻底复兴。今天的朗格表已成为全球众多顶级腕表藏家必拥有的藏品,也是众多腕表爱好者的梦想腕表之一。

 

 

重生。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生

品牌的灵魂和血脉,在历史瞬间的停顿中,不但没有消失,还保存的很旺盛。

 

这和参天千年古树重焕生命和生机是一样的

关键是,人们都喜欢可以唤醒并感受历史和时间的古树,喜欢拥有悠久历史的钟表品牌。

 

2017年12月1日 ,站在上海养云安缦酒店从700公里外江西抚州古村移来并获得重生的古老香樟树下,我对朗格表的重生和复兴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心里面,我甚至已经给这次活动定义为朗格表最为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之一。稍有遗憾的是,朗格品牌的复兴者、瓦尔特朗格先生已在今年1月驾鹤西去,不能亲临这次在中国上海举行的活动。我却在大胆的胡乱想象:如果能有90多岁的瓦尔特朗格老先生,站在这棵古老香樟树下,那更是一种无可形容的时间暂停和穿越的感受......在敲下这段文字的时刻,我的眼中已经有了一幅清晰的画面。

 

在这棵古老香樟树下的渺小身影。有了参照物,你可以想象这棵大树的树龄和树围。这样一棵古老的大树从几百公里外移植到这里,要顺利长出今天这样的新枝,我觉得应该至少花了5年左右的时间

 

以前很少直接提及朗格的重生 。毕竟有一部分不了解历史的人容易混淆和误解。而且确实,大家会更在意一个悠久历史钟表品牌是否是一以贯之的没有中断过生产。我自己在对钟表的研究中也特别注重这一点。然而朗格就成了这方面的教科书般的成功案例: 一个重生并成功复兴的古老品牌

 

要感谢上海养云安缦的创办者和有心人 ,让老树古宅得以重生在我们眼前,并继续传承延续。要感谢朗格的中方工作人员,借用这样一场经典的跨界融合合作,让更多的人对朗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生不息,生命永恒

 

 

朗格新款蓝色盘面Lange1和蓝色盘面Lange1 Daymatic。在上海养云安缦的古宅前

 

视频 :朗格把森帕歌剧院“搬”来上海养云安缦

 

视频 :厉 害了!中式古宅院墙上上演朗格制表技艺

 

视频: 朗格新近大师级杰作 1815 RATTRAPANTE PERPETUAL CALENDAR HANDWERKSKUNST

 

朗格新款蓝色盘面 SAXONIA

 

 

-------- ※轻轻 的分割线 --------

 

欢迎大家对本文进行讨论,或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故事。有趣有意义的评论,将获选收入本篇文章下评论区。经常获得点赞最高的评论和热心评论的表友,会随时获得精美的名表品牌礼品。 本篇评论好礼: 本篇文章获得点赞最高的评论或最打动人心的评论(钟表游裁决)将获得一份《钟表游》送出的朗格礼品 !想跟随《钟表游》学习更深入钟表知识的爱表人,想加入钟表游表友会的读者和表友,有购表咨询的表友,可随时联络钟表游后台: 钟小游,微信 i1245790

 

---- 钟表游 -----

 

 

此文章共有0条评论。

发表新评论

Copyright © 2018 watchtravel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