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上海滩老腔调儿...

发布时间: 2016年3月9日 22:34

     

作者: 白映泽

 

想问你:你第一眼看到这张照片时是什么反应和感觉?

一个抽烟的人?一个老人的手?太阳?手表?欧米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

但是很多上海本地人和 爱表人 的感受会差不多。

上海人会马上想起上海老克勒和上海的老腔调儿...

爱表人马上会看这是什么牌子,觉得很有派...

 

但大家看这张照片多数人都会觉得很舒服吧?光、情景、表... 都会让人有种怀旧的感觉和 特别的意境 。不过要提醒大家:这张照片不是鼓励大家抽烟哦,我已经劝图上的老先生少抽烟好多次了(估计他老先生此时看我微信时两指间一定还夹着支烟...)。

 

实际上,这张照片是 几小时前在上海城隍庙湖心亭 (就是以九曲桥通过去那个)二楼和几位钟表朋友喝茶时拍的。赶去见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见面寒暄后,和图中老先生(他是我们上海钟表收藏界的重要人士)也好久不见了,开始和他亲切地唠唠最近的情况,他点上一支烟,就这样坐着。我下意识掏出手机按下快门,就这张照片了。大家看起来好像有阳光,实际根本没有。今天上海大阴天还不时刮大风,我们坐在湖心亭二楼窗下,就是一点自然光。但你懂的,就因为他那 浓浓的腔调儿和我对表的挚爱 ,就出来这么一张有味道的片子。有好东西拍出来,咱一点儿不谦虚,哈哈。

 

也实际上 ,你在上海很多地方可以捕捉到这样的场景和情景。这是一种味道。是上海滩的一种老派头。也是不论地域很多有品的人的一种老派头。

 

再实际上 ,这位老先生并非典型上海老克勒,他不似真老克勒般什么时候都很注意腔调,多数情况下也不事边幅,因为年纪大了,甚至有时看起来也挺老土的。但是只要他和表在一起,露出表来,立马一股磁力就露了出来。你懂这种感觉不?......

 

最后实际上 ,这块表多漂亮啊。一块方形古典的 欧米茄 老表。大概1960年代末期产品,金壳儿的,并非机械,石英机芯的,能看出他后来换了个表带。整体:特别漂亮。总之这么一块表,戴在这个稍显有些老迈的腕上,就透着那味道,特别好。此时,我们根本不问其他,管他机械还是石英,它漂亮迷人!就好!

(实际上,我在写这段文字时,为了这种感觉,我也戴了一块老表,点了一支烟,一缕青烟腾起,我“滋~”地倒抽一口气,感觉超爽,我也仿佛阿拉上海老克勒的腔调儿了~~)

 

为什么特别说“阿拉上海老克勒”?因为 之于“手表”,阿拉上海人玩得用得确实比较早 。早期民国时期,很多国际名表来到中国的第一站就是上海。当时作为“远东第一都市”的上海的时尚人士们,也是 最早和欧美人同步戴起玩起腕表这个“新玩意儿“的新人类 。看下面这张图你就明白了:

 

 

你觉得你今天在大都市魔都、帝都最时尚?

非也。 你觉得你自己比上面这张旧照里哪位女士男士更时尚?

无论从行为、穿着还是表情。你不敢说吧?可是他们是你的太爷爷辈儿的人物,他们生活在七八十年前的民国上海滩。

 

你一定没有注意,我告诉你后, 更有趣和令你惊奇的 是:他们 多数人、男男女女腕上都戴着当时最新、最流行的腕表 (世界范围,腕表真正代替怀表、普遍流行起来,是二战后、甚至五十年代以后的事儿了)。

 

这一类的人,顺利活下来的,就成为后来的“上海老克勒”和总是风度翩翩的“上海名媛老奶奶”们。

 

说兴奋扯远了。其实就是告诉大家:现在这些瑞士名表,我们中国人不是最近几十年才玩儿起来的。瑞士来的钟表这好玩意儿,中国人玩了好几百年了,而且一直都是主要玩家和买家(此长段子容我下次慢慢再表)。

 

现在 为什么买二手表时会觉得像欧米茄、浪琴这些会相对比较多一点,中国人也特别喜欢这些牌子呢? 是它们广告做得好或改革开放后比较早来中国卖表吗?这些原因都有,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几代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下来的使用情感。

 

此话怎讲?

 

比如你熟悉的 欧米茄来到中国市场就超过120年历史了 。1848年创始的欧米茄在1895年(之前一年“ Omega ”欧米茄的品牌名称刚刚定下来)就通过一笔“大生意”进入中国市场。几十年后的1930年代,现在大家熟悉的 天梭表 (当时是欧米茄的副牌),也是因为欧米茄的关系、通过一笔铁路表生意打开了中国的市场。而大家同样熟知的 浪琴 ,更是早于在1867年(这一年“ Longines ”浪琴品牌正好才刚刚命名)就跑到清朝来卖表了。这些都有浪琴当年的交易单和保留至今的表为证。而据我更进一步研究相关历史,创立于1832年的浪琴可能更早时就来到了中国市场淘金。

 

1895年上海铁路管理局定制的欧米茄怀表。

欧米茄靠几千块铁路表订单打开中国市场。

 

20世纪二十年代,由上海“满海”代理时期的欧米茄广告

 

天梭1930年代打开中国市场的“平汉铁路”火车表

 

天梭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腕表广告

 

浪琴20世纪二十年代在上海报纸上的广告

 

你想啊,从辣么久远的时候,你的富裕的爷爷的爷爷就用着这些牌子和钟表,还送你爷爷奶奶或者他的女朋友..,一代代传下来“这玩意儿挺好的...”酱紫的简单话儿,近百年、一百多年过去,它们在中国怎能没有影响力、没有传承呢?这个东西有时比商业的东西厉害许多。所以,没事儿翻翻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些事情的一些特别的原因。这些事儿有时老外自己也不知道。

 

Ps:话说今天在城隍庙二楼湖心亭开钟表茶话会时,听说湖心亭有名的老式糕点都因为各国领导来吃过后身价大涨,原来几元、十几元的小点心统统成了大几十元。又听说,不远处的“上海老饭店”,一道很有名的丸子,因为奥巴马吃过后,名字竟然就改叫“奥巴马”了,身价由原来几十元猛涨到一两百.....

 

天哪!

 

 

----- 钟表游 -----

《钟表游》,

了解名表知识信息的最佳微信公号和名表顾问。

加微信号: watchtraveler 去随时关注

 

 

此文章共有0条评论。

发表新评论

Copyright © 2018 watchtraveler. All Rights Reserved.